大家好,我是一名跨考社科大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考生,今年顺利上岸,现在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考研经验,希望对有志于考取这个专业的同学有所帮助。
首先,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背景。我本科是学习文化产业管理的,毕业后来到北京工作了三年,我一直对历史和文博专业很感兴趣,之所以没有在大学时考研,是因为不想花父母的钱来满足自己的爱好,所以在工作三年之后,我觉得是时候实现自己的梦想了,于是在去年7月份开始备考。
因为我开始备考时间较晚,下面我按照今年的时间顺序来梳理一下,如果从现在开始准备考试的话,可以按照这个计划来:
4月:了解专业基本情况,选择目标院校和方向,参考学校的招生简章和考试大纲,了解考试科目、内容、形式和要求,制定初步的复习计划和方法。这个月可以先大概看看真题内容,对一些基础名词或者人名有个印象,同时开始背英语单词。
5月:开始复习专业课,系统地学习文物学、博物馆学、考古学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,多阅读专业书籍和论文,积累专业术语和案例,看一些历年真题,查漏补缺。因为考古学知识最难,这个月可以先从《中国考古学十八讲》入手,了解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。我觉得这本书写得很通俗易懂,对于跨专业考生来说很适合入门。但是也不能只看这一本书,还要结合其他参考书籍和真题进行深入学习。
展开剩余67%6月:继续复习专业课,按照自己的目标院校选择相应的参考书目进行深入学习,这个月可以将看过的重点内容整理成笔记,在此同时将历年真题打印出来,时不时拿在手边翻翻看。同时也要复习公共课,重点是英语,背单词、学习语法知识,同时保持专业课的复习进度,不断巩固和提高。这个月可以将笔记改成应试模式:名词解释+简答题+论述题,先熟读,不着急背诵。
7月:进入复习的第二轮,全面复习各科知识点,多看目标院校真题,兼顾其他院校真题,就当扩充题库,同时注意总结规律和技巧,调整心态和状态。这个月可以把历年真题按专题划分,如古墓葬专题、城址专题、陶瓷器专题等,并结合课本梳理历史发展过程和脉络。还要有意识地总结答题技巧,比如简答题一般要求回答三个方面:概念、特点、意义;论述题一般要求有明确的观点、充分的论据和合理的结论等等。
8月:进入复习的第三轮,重点是公共课,尤其是英语,政治主要是听师大博学的网络课程,然后加上做肖1000习题,英语可以先做2020年之前的真题,找出自己的弱点和盲点,及时弥补。专业课注意要开始总结今年的文博热点话题,按考古、文物、博物馆、非遗等专题整理成文字版,网上打印出来,方便随时查看和背诵。
9月:进入复习的第四轮,重点是专业课,尤其是自己报考的方向,多做真题,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,及时调整。这个月一定要再着重看看与文博相关的热点话题,并思考如何与考题结合。英语先做2020年之后的英语一真题,再做英语二真题,政治刷第二遍肖1000。
10月:进入复习的第五轮,重点是专业课,要做的是思考如何提高答题的质量和深度。这个月可以多看看专业书籍和论文,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。继续整理热点,开始背诵之前整理好的笔记。英语可以第二遍刷题,重点看自己做错的题目。政治开始刷第三遍肖1000。
11月:专业课和英语这个月可以给自己安排两场模拟考试,一场在11月初,一场在11月底。找到一份模拟试题或者自己为自己出一份试题,网上买答题卡,静下心来完完全全按照考试的时间答完整套题,这一步是为了感受考试氛围、掌握自己能不能答完题,做到心中有数。政治可以先多做肖8,其次刷师大博学老师发的题目,如果学有余力再看看其他老师的。
12月:进入复习的最后一轮,重点是狂背各科知识点,最后给自己安排一场模拟考试,提高自己的信心和稳定性。这个月可以根据之前整理的热点,结合目标院校的真题进行分析,思考如何与考题结合。对考试可能出到的问题进行押题,考前对这些问题着重背诵。英语着重准备作文,政治着重准备材料题,背诵肖4。
最后,复习的技巧有很多,不同的人可能适合不同的方法,我只能给一些我自己的建议,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。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,考研虽然越来越卷,但是相比其他专业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,只要找对方法,认真准备,明年一定可以上岸!
发布于:广东省股票配资网址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